今日看点 | 深圳研究出台住房新政,“城中村”统筹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广州出台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出新规,仅适用7个区
探寻行业脉搏,梳理最新动态,
多维度为您呈现行业发展态势。
今日看点
深圳研究出台住房新政,“城中村”统筹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广州出台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出新规,仅适用7个区;浙江省长兴县处置“五未”土地;江苏吴中强化“三资”管理,护航乡村振兴;2018“互联网+”乡村振兴大会启动仪式在京召开......
深圳研究出台住房新政,“城中村”统筹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据“深圳发布”公众号消息,深圳不断拓宽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渠道。“城中村”综合整治后,可统筹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定向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深圳市住建局表示,目前正在制定“城中村”总体纲要和分类更新整治的配套政策,并启动实施“城中村”综合治理三年计划,探索综合整治新模式。“城中村”综合整治后,可统筹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定向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
相关地,根据《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到2035年,深圳将筹集建设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根据深圳市规土委调研数据显示,深圳“城中村”用地总规模约320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土地总面积的1/6。
广州出台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出新规,仅适用7个区
9月3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公布关于印发《广州市村庄集体建设用地报批实施细则》的通知。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根据细则条例显示:
①对于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村庄规划确定的集体建设用地,可报批新增建设用地;
②对于最新年度土地利用现状更变调查地为非建设用地的,可报批新增建设用地。1999年1月1日之后,经过土地变更调查之后,确定变更为建设用地的农村集体用地,可报批为新增建设用地;而1999年1月1日之前已经变更为建设用地的(以1998年或之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为准),无需办理新增建设用地报批,村民用来个人建房的,可直接颁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这意味着,未来将有大量的农村集体用地,将变身为建设用地。目前,广州有600多平方公里的集体建设用地。
浙江省长兴县处置“五未”土地
今年以来,长兴县精准施策,通过盘存量、优增量、提质量,截至7月,全县已完成“五未”土地处置12470亩,其中批而未供4951亩、供而未用1360亩、用而未尽1732亩、建而未投1550亩、投而未达标2877亩;盘活存量土地3909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878亩。
摸清“五未”土地现状。依托云数据中心和CIG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共计查清了近十年来全县2986个农转用和供地项目的规模、分布和实地状况,实地核实项目开工情况、投资强度和经济效益。
分类实施处置措施。该县把处置办法落实到每一个地块、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业主。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低效用地,制定七大处置方案;对工业“三未”即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的土地,按照“一宗一策”“一企一案”的要求,以追加投资、协商收回、协议置换、收购储备等方式制定处置方案,明确处置时间。
实施工业平台梯度扶持与管控。长兴县划分工业平台边界,将划入开发边界的各个区块分成“一类发展区”和“二类发展区”两个等级,进行梯度扶持与管控,引导县财政奖励资源和土地资源向一类发展区集中。目前,已初步排摸出符合复垦条件的企业32家,面积289亩。
推进“低产田”达标提质。该县按照六大平台亩均税收4万元以下、其他乡镇(街道)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工业低效企业认定标准,核查认定“低产田”企业646家,用地面积1.3万亩,占全县工业用地的19.8%。排摸后,引导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并签订达标提质承诺书。
江苏吴中强化“三资”管理,护航乡村振兴
日前,吴中区纪委在全区开展乡村振兴(“三资”管理)护飞行动,重点关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四大重点”、租金清缴和合同清理、清产核资、专项巡察整改等工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此次护飞行动重点检查集体资产是否全面线上交易,村级财务是否全面由村财中心代理记账、报销管理是否规范,“e阳光”村务公开是否及时、全面,“村务卡”是否按规定使用等四项工作。针对发现的农村集体资产合同方面的问题,联合区委农办对镇村两级集体资产发包、出租、流转中所签订的合同(协议)进行全面清理,全力追缴集体资源、资产租金欠款。
同时,在今年启动的新一轮清产核资工作中,督促全区各地严格对标“统一、完整、专业、规范”的要求,重点关注是否清理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是否清理相关抵押、担保事项等问题。
2018“互联网+”乡村振兴大会启动仪式在京召开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主办的2018“互联网+”乡村振兴大会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围绕着“互联网+”如何助推乡村振兴展开研讨。
工信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童晓民指出,为了深入贯彻和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如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信部信息中心将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发起举办“互联网+”乡村振兴大会。童晓民认为,在互联网日益成为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设施的背景下,“互联网+”将会与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农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乡村旅游、农村扶贫、农村金融等深度融合和发力,将会深刻影响和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向消费导向转变,从而引起农村社会的深刻变革。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强调在农村发展新学问注重人文关怀,互联网经济时代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振兴重视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作用。欧阳日辉提出,乡村振兴应该“科技推动”和“人文关怀”双轮驱动,科学技术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生产力,信息基础设施和基础信息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底层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将推动乡村经济进入新时代,电子商务运用新技术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乡村旅游借助新技术与体育、学问、康养和教育融合发展产生新业态。欧阳日辉提出,资本下乡要有人文关怀,不能挣快钱,全社会要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农村学问建设、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和培训、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等问题。缺乏人文关怀的乡村振兴将成为农村发展的短板,只有科技推动和人文关怀双轮驱动,才能可持续。
?本栏目稿件整理:刘飘、简文娟 编辑:张婉铧 审核:陈凯
- 上一篇:今日看点 | 广东省出台“实体经济新十条”;广州:公布201 2018/9/11
- 下一篇:今日看点 | 佛山发布3份土地新政,350平方公里不得新增商 20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