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最新的临时用地审批要求在这里!
临时用地管理制度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重要制度之一,因现在的临时用地存在范围界定不规范、超期使用、使用后复垦不到位及违规批准临时用地等问题,甚至触碰了耕地保护红线。为规范和严格临时用地管理,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自然资规〔2021〕2号)。
一、临时用地是什么
临时用地是指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查等临时使用,不修建永久性建(构)筑物,使用后可恢复的土地。
1.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的直接服务于施工人员的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
2.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等,在勘查期间临时生活用房、临时工棚、勘查作业及其辅助工程、施工便道、运输便道等使用的土地;
3.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临时使用的土地
二、临时用地如何选址
一般的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查使用临时用地时应坚持“用多少、批多少、占多少、恢复多少”,尽量不占或者少占耕地。
临时用地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须能够恢复原种植条件,并符合《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中申请条件、土壤剥离、复垦验收等有关规定。
三、临时用地使用期限
临时用地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建设周期较长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使用的临时用地,期限不超过四年。使用期限,从批准之日起算。
四、临时用地如何申请
县(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临时用地审批,其中涉及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由市级或者市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不得下放临时用地审批权或者委托相关部门行使审批权。
临时用地申请审批工作流程图
五、如何落实临时用地恢复责任
临时用地期满后应当拆除临时建(构)筑物,使用耕地的应当复垦为耕地,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使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的应当恢复为农用地;使用未利用地的,对于符合条件的鼓励复垦为耕地。
六、如何监管临时用地
1、建立临时用地信息系统自2022年3月1日起,县(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临时用地批准后20个工作日内,将临时用地的批准文件、合同以及四至范围、土地利用现状照片影像资料信息等传至临时用地信息系统完成系统配号,并向社会公开临时用地批准信息。
2、建立定期抽查和定期通报制度部和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定期抽查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临时用地的使用和复垦情况,对不符合用地要求和未完成复垦任务的,予以公开通报。
3、加强“一张图”管理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卫片执法检查中要结合临时用地信息系统中的批准文件、合同、影像资料、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等,认真审核临时用地的批准、复垦情况。
《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的施行,明确了临时用地的具体范围,提高了临时用地的审批层级,要求不得下放临时用地的审批权或者委托相关部门行使审批权,简化了复垦方案编制,将临时用地纳入信息系统管理等,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供制度保障。
编辑概况

卢嫚津,3833com金沙官网不动产代理测绘部项目助理,主要从事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用地报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
?注意:非营利性质的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性质的转载请联系版权人。
- 上一篇:行业动态 | 空间规划(11.15-11.21) 2021/11/26
- 下一篇:湾区市场观察 | 广州第三批集中供地解读与成交预测 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