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空间规划(08.05-08.11)
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论与方法探讨
本文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引导,围绕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就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1. 深化理论认识,把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规律
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象是国土尺度的系统工程。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是持续推进的动态过程。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方案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组合。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效果应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2. 全面分析现状,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问题导向
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命共同体”理念亟待落地。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目标与建设标准亟待确立。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材料装备亟待创新。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和规范亟待完善。
3. 加强方法研究,提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1)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域划定方法研究,构建多层次生态安全格局。一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域景观三维仿真方法研究。二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安全性划定方法研究。三是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多尺度效用方法研究。
(2)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问题识别方法研究,推进生态修复技术装备研发。一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问题识别方法研究。二是开展生态系统各要素生态功能检测、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三是开展生态要素之间、系统之间协同发挥生态功能差异性测度方法研究。
(3)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制定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指南。一是开展规划设计落实“生命共同体”理念方法研究。二是开展不同修复类型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三是开展规划设计提升生态功能技术方法研究。
(4) 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施方法研究,科学编制生态修复实施方案。一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控制方案编制方法研究。二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年度实施方案编制方法研究。三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风险控制方案编制方法。
(5)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建立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一是研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测监管系统。二是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三是建立生态修复效果持续监测、检测规范。
二、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遇难题?不妨参考这几点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承上启下,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小觑。它不仅要对县级辖区内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内容作出总体安排和统筹部署,还要受到承接省市两级规划战略指标具体落实等诸多因素约束。
1. 加快开展前期评估,全面掌握“多规”的差异。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角度出发,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系统性分析评估,对现行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各类空间性规划进行综合性、系统性评估,为加快推进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夯实基础。
2. 注重“多规”有效衔接,摸清县级国土空间底数。在科学分析“多规”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全新定位,充分利用农村地籍调查、“三调”等调查成果数据,全面摸清县级国土空间的底数,突破自然资源领域各类国土性规划的“壁垒”,形成“多规合一”的格局。同时,充分运用数字地理框架信息平台和规划信息平台的数据成果,整合成为与上级系统有效对接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成果信息平台。
3. 优化“三线”综合评估,保障“三线”精准管控。基于城市总体规划提升城市目标定位、全域谋划城乡发展格局的原则,结合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各地加快组织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三线”综合评估,以“三调”、农村地籍调查、耕地质量等级等别调查与评价等成果数据为基础,进一步核准和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实现“三线”精准落地管控的目标。
4. 遵循各类约束指标,完善空间规划编制成果。在编制过程中,以满足县级地方未来发展需求为目标,严格遵循省市明确县级各类规划战略指标等约束性指标,突出城市发展定位,提前收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相关数据及材料,为加快推进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度、完善空间规划编制成果夯实基础。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探索
难点1:孤岛与多孔海绵的两难选择。难点2:政出多门,标准多元。难点3:国土空间管理叠加冲突。
步骤一,科学分析严守底线
采用生态承载力分析常用的“千层饼”技术方法,通过对各类生态因子的叠加分析,获得生态敏感性分析结论,识别最需要保护的绿水青山在哪。
步骤二,构建绿色网络体系
引入景观生态学的网络化思维,通过建立联系来消除孤岛。
步骤三,游憩价值精准识别——从ROS到RVI
借鉴ROS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大家提出了RVI (Recreation Value Identify)游憩价值识别方法。ROS是对风景资源利用的方式进行分级,而RVI则是对规划区内的所有国土空间进行游憩价值高低的识别,具有全覆盖、可比较的特点。对于风景旅游资源密集或者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的地区,建议可在“双评价”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使用RVI的方法。
步骤四,国土空间精细落位
将生态敏感性和RVI游憩价值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四类典型的空间。
- 上一篇:行业动态 | 空间规划(08.12-08.18) 2019/8/30
- 下一篇:智库 | 中地研究院院长田光明博士应邀参加广东省自然资源开发 201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