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大家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08.01-08.07)

来源:??????2022/8/12 14:53:37??????点击:
政策导向

一、黑土地保护的法治之路

文章来源:i自然全媒体

文章编辑:车娜

8月1日,又一部“小快灵”立法的代表之作——《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

对一个土类进行立法保护,是我国在立法上的一次创新。2021年3月底启动立法研究论证,9个月后形成草案并提请初审,今年4月二审、6月三审,总共历时1年半,《黑土地保护法》的快速出台,凸显了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的重要性、紧迫性。

阅读原文



学术研讨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现状与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 

文章编辑:陈艳林 田玉福 李晨 张琰

本文阐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现状,总结了地方实践经验做法及成效,分析了试点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规划引导、明确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明确有关基础数据要求、加强多元化投资等方面,提出了规范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建议。

阅读原文


二、【专家观点】高质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径探索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公众号 自然资源社圈 《中国土地》2022年第7期

文章编辑:沈俊

自从自然资源部支撑浙江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试点工作以来,嘉兴市共获批5个国家级试点工程、85个省级工程。在实践中,该市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实际,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原则,整合力量,集中资金,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田水路林村居业”进行全要素、多手段、高效益整治,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农业规模经营、村庄集聚美丽、环境宜居宜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 阅读原文


三、【技术交流】全面理解耕地保护红线内涵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社圈 土地观察

文章编辑:张超

我国是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在笔者看来,全面准确理解耕地保护红线的深刻内涵,要用整体观看全局、用系统观看结构、用综合观看功能,在面积、布局、质量、生态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守护耕地保护红线,优先保护“好耕地”,科学有序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保护耕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用地。

? 阅读原文


地方实践

一、把旱地变成农民抢种的好地,广东是如何做到的?

文章来源:广东自然资源 南方+

“我种地一辈子,还从来没种过这么好的地。”韶关仁化周田镇麻洋村垦造水田种植户徐大爷笑着说道,“以前这里都是荒地草地,没什么人愿意种粮。自打县里来人垦造了水田交给大家种,只要天公作美,年年都能大丰收!”盛夏时节,韶关仁化3000亩垦造水田飘出了阵阵稻花香。

“沧海桑田”常被用来形容世事变化巨大,它也侧面说明,要营造良田并不容易。近年来,广东各地通过垦造水田上演了一场“魔法”——连片的荒地、旱地在短短数年内变成了水田、良田,“沉睡”的耕地被唤醒。

? 阅读原文


二、新增967亩!白云区高质量完成水田垦造

文章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绿树阴浓夏日长,大暑将至,正是稻浪滚滚的时节。7月,白云区4个垦造水田项目均已高质量落实水稻种植工作,通过自然资源部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控系统(以下简称“部系统”)审查,新增967亩水田面积,形成等量水田指标,成为广州市第二个全区新增水田指标入库的区。

? 阅读原文


?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方+、广东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社圈、土地观察、“学习强国”公众号、《中国土地》2022年第7期、生态修复网、中国土地、i自然全媒体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