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空间大数据(07.22-08.28)
一、福建首个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空间信息时空云项目(以下简称“平潭时空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这标志着福建省首个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项目已经全部完成
平潭时空云项目是平潭智慧城市国家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PTCORS北斗化升级改造和建成PTCORS管理服务平台;共建设完成了4大类、16小类的时空大数据,总数据量达68.25TB;完成了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开发了3个应用系统,并对接了多个应用系统;完成了时空云平台运行支撑环境的建设,并编制了5项标准规范。
自去年11月通过预验收以来,该项目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之中。在平台应用方面,已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平潭不动产权籍调查系统、平潭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平潭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平潭国土资源一张图系统等信息化系统中对接使用。
同时,该项目还为实验区交建局、教育局等50多个部门提供了测绘成果和其他内部数据服务,大大提高了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此外,平潭时空云项目还创新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研究,建立了耕地、园地、林地、湿地、水域等自然资源专题信息库和产品库,探索性完成200平方千米范围,优于0.02米地面分辨率的无人机倾斜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工作。
通过建立覆盖全区标准化地名地址数据库,打造一体化的时空信息数据库兼容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等,该项目还为实验区各级部门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时空信息服务,并为实验区城市规划、智慧公安等方面提供智慧支撑,为建设智慧平潭奠定基础。
二、北上广杭深智慧城市的“特色”大脑
自2013年我国设立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已经过去了5年,2019年中国的智慧城市已有显著成绩,尤其是北上广深杭这些城市在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方向上更加多元化,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安防和智慧社区3大领域。
2019年,北京以城市副中心为试点、以人为本、以宜居宜业为目标,围绕市民生活、城市管理等方面展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初显成果。
(1)智慧交通方面,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八大应用系统”为框架,涵盖171个子系统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智慧公交方面,“亿通行APP”和公交机具更新都在为“一码通乘”做准备。年底,北京公交、地铁将实现“一码通乘”。
(2)公共服务方面,推动各领域公共服务与“北京通”深度对接,正式上线“北京通”APP,新增发放“北京通”卡1030万张,累计发卡2297万张。在征信体系构建方面,印发建立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加快推进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社会信用深度应用,联合惩戒的威慑力显著增强。
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撑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产生成果,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社区已有多个项目落地。
(1)智慧交通方面,奉贤全区2019年3月实现线上车位查询、线上选择泊车车位和停车时长缴费服务。公交车提供实时公交到站预报、部分路段实时路况展示、虚拟交通卡和乘车码服务等,为都市人群提供更便捷、高效、安全的城市通行方式,注重车辆管理、停放、交通监控、公共交通等领域的智慧化落地。
(2)智慧安防方面,以上海警方的框架搭建基本完成,夯实了智慧安防能力。全市110警情到场时间平均缩短20%,警情处置时间平均缩短35%。
(3)智慧社区方面,通过布局ICT基础设施,逐渐建成了基于信息和数据分析的智能管理及服务系统。市民云可提供上海市政务服、社区事务与周边信息查询等功能,“一网通办”。智慧社区服务与社区居民之间桥梁,居民可在平台上进行数据查看、开门、物业服务等活动。
2017年2月,广州市政府发布加快新型智慧城市规划,计划到2020年,建成广州市智慧政府、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项目。
(1)智慧交通方面,2019年1月8日,升级改造完成的广州交警智慧交通指挥中心正式启用,该指挥中心创新提出“125”战略构想,即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五张图勤务运行机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使得各个系统数据互融互通、智慧辅助作战,清晰展现指挥调度、缉查布控、执法监管、事故预防、便民利警、信号设施、智慧路口七大应用场景,真正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2)智慧安防方面,通过创新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感安防区建设,不断提升景点、各类复杂场所、物业小区的智感安防科技含量和治安防控水平,其中“广州塔”智感安防区作为全省智感安防区建设试点,去年抓获在逃人员24名,带动赤岗地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0.5%。
2018年7月,《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以提升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原则,强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到2020年,实现“六个一”发展目标,即“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智慧医疗方面,作为智慧医疗的载体,深圳部分智慧医院实现了诊前预约挂号、智慧问诊、智能导诊,诊中在线支付、诊中预约,诊后费用结算、票据自助打印以及社保跨省结算,还实行住院病人押金微信支付、每日费用清单及健康教育推送、复诊预约等门诊、住院全流程智慧化建设,让病人少跑路。
(2)智慧教育方面,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市教育局打造了“教学应用云平台”,为学校、师生和家长提供云课堂、云超市、云空间的教育云服务,提高教育效率。
(3)智慧交通方面,针对停车难、路边乱停车的问题,市交委打造了“宜停车”智慧路边停车管理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泊位自动感知、移动互联及大数据等技术,创造了“判定精准、使用方便、结算便捷、技术稳定”的路边停车智慧管理模式。在公共出行领域,为优化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体验,现在扫二维码、刷金融IC卡、全国一卡通均可乘坐深圳市所有地面公交。
2016年3月,城市大脑在杭州启动,由杭州市政府主导,包括阿里云在内的13家企业参与其中。2018年10月发布规划,基于城市大脑中枢,杭州市规划在2019年底前,实现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的主城区全覆盖,智慧社区建设加速。
(1)智慧交通方面,推出武林商圈智慧停车,包括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和无感支付系统,实时监测停车数量、空置率、周转率,并预测下一时间段停车情况。基于公交大数据,设计全新公交线路、包括站点设置、线路布置、首末班车时间、潜在客流分析、运营时间设定等。已开通两路数据大公交。
(2)智慧安防方面,基于城市大脑中枢、以系统接入的方式,创新地构建出不同类型的数据处理和人机协同应用,同时加强数据采集渠道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安防能力。
(3)智慧社区方面,2019年底前,规划全市累计完成500个智安小区建设,2020年底前完成1300个,2021年底前完成2500个。以萧山区相墅花园智慧社区“8+N”模式为智安小区建设参考标准。相墅花园社区系统建成一年时间里,总警情同比下降28%,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8.6%。2018上半年实现刑事案件与火灾零发生。
- 上一篇:原创 | 大湾区视域下的新《土地管理法》解析之集体经营性建设 2019/8/30
- 下一篇:行业动态 | 空间规划 (08.19-08.25) 201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