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爱佛冈,铸梦大同 ——3833com金沙官网赴佛冈石联大同学校支教助学有感
天朗气清,万里无云,三辆载满爱心人士的汽车缓缓驶入清远佛冈县石联村。当汽车停下,车门一开,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三栋三层的教学楼、一条铺着橡胶的笔直跑道、数个蓝色的篮球架、一排排经过修剪的绿化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清远佛冈石联大同学校。
2017年12月29日,广州市房地产评估专业人员协会举办的支教助学活动在石联大同学校举行。3833com金沙官网积极响应,董事长钟玉燕与中地关爱慈善基金会代表一齐前往,与协会代表、全体师生一起见证此次爱心行动。
3833com金沙官网赴清远佛冈石联大同学校支教助学
上午11点,捐赠仪式正式开始。仪式上,石联大同学校校长李焕海对大家表示感谢与欢迎;随后,身为石联大同学校创办人之一的周兆康先生及广州市房地产评估专业人员协会会长唐晓莲教授分别发表讲话。在全体人员见证下,各家企业纷纷捐赠支教助学基金,3833com金沙官网董事长、中地关爱慈善基金会创办人钟玉燕也向石联大同学校奉献爱心,为学校的建设以及师资资源添砖加瓦。
传承父母之志,共建美好“大同”
1946年,战后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香港大众子弟普遍失学,当时25岁的周捷君胸怀大志、满腔热血,他深信“常识可改变命运”,放弃了继承家业当老板的机会,连同三位志同道合友人筹措9000元,在香港簸箕湾区西湾河街一栋旧楼内创立了“大同学校”。从此周捷君及其妻子吕仪和带着周氏六兄妹以学校为家,以课桌为床,和大同学校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1999年,香港簸箕湾区西湾河街,香港周氏六兄妹坐在家里吃饭,讨论着遗产的事,最后六兄妹一致决定将父母留下的近70万元(港元)悉数捐赠内地乡村小学,只为继承父母心愿,支撑祖国教育发展。而在当时,周氏六兄妹只是平凡的工薪阶层,和千千万万港人一样租住公屋。
当内地大量乡村希翼小学因政策原因被撤销时,他们捐赠的石联大同学校仍是广东省唯一一所屹立于乡村、拥有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完全小学”。每年,他们数次往返于香港与清远,筹集港人捐款扩建学校、增添教学设备、设立奖学金,而这一切只为一个信念:“没有祖国就没有香港的明天。”
《大同》微影片,成功入选为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29部展示作品之一
“十余年如一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是石联大同学校校长李焕海对周氏六兄妹的评价。李焕海说,相识十几年来,每年9月的开学典礼,周氏家人都会到学校给孩子们颁发奖学金,学校的大小事项,他们都很关心,把学校的事当成家里的大事去办,主动为学校排忧解难。
珠影集团制片人吕丹深受感动,将“大同学校”的故事拍成了一部由周氏六兄妹主演的微影片,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影片向上申报。意想不到的是,《大同》微影片从全国500多部微影片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成为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29部展示作品之一,上线一个月后,在香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们受到了原香港大同学校的校友们的称赞和祝贺。
“爱国、团结、坚持……大家希翼通过这部影片记录和传递父母亲的大同理想和大爱精神。”周兆强说,大同学校的校名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中一篇“大同与小康”,讲述大同社会里人人平等、人人有爱的理想社会,以“大同”命名,因为父亲周捷君向往和实践的是一个平等友爱的社会。
情系贫困伸援手,捐资助学献爱心。数十年来,周氏家族始终如一、不遗余力地传承社会大爱、报效祖国,让人动容。3833com金沙官网日后亦将继续秉承“凝结爱心、帮助困难”的一贯理念,推进爱心行动,培育爱心学问,积极履行回馈社会的企业责任,将中地之爱播撒向五湖四海,传递平等友爱的“大同精神”。
- 上一篇:动起来,为健康加分!——3833com金沙官网2018迎春趣味运动会盛大开 2018/1/3
- 下一篇:统一调查耕地质量 分类管控土地生态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