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1年多过去了,雄安为啥还没启动大规模建设?
7月22日,雄安新区规划设计专家尹稚老师在“清华大学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高峰论坛”上,以深刻而独到的视角为来宾们做了主题为“雄安新区模式与城乡建设的未来”的报告。
演讲内容划重点
快速城市化下历史背景问题
一是资源的高强度的消耗:后备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方面限制了中国这条快速的城镇化道路今后走的路径。
二是环境质量的难以为继:公众无法忍受环境质量恶化的背景下,政府对环保要求迅速的提升,甚至出现了暴风骤雨式的环境执法。
三是现代城市的合格的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围绕着城市公共服务短缺而展开的辩论争论一直有增无减,如教育难就学难等问题。
雄安是否能崛起的议题三层次背景
第一,中国老百姓向经济机会更多的区域集中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从国际上的一两百年的城镇化发展规律看,只能从单一的中心城区的发展,走向更大区域的协同发展。有限的范围内,也就是在京津冀大首都圈的经济地域的范围内寻找新的增长点,寻找新的后备资源来支撑整体经济动能的释放,来支撑服务水平的提升,机缘巧合选在了雄安。
第二,区域协同大趋势的要求
第三,现实经济发展当中的一系列困境和河北省前一段采取过的一些区域战略当中产生的困境。
雄安动手慢的原因
1、选址定位:这一轮雄安新区的选址确定,除了疏解北京中心城的职能,疏解压在北京主城的首都功能里边的非核心部分。还有一个就是如何使得河北省能够在石家庄保定加雄安这样一个城市集团,共同发力形成一种中部崛起的效益。
2、逆势而上的大形势:雄安新区不像深圳和上海浦东,后两者是在中国国际经济形势最好的时代顺势而上,而雄安新区是在国家经济形势下行,国家和基层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诉求高,且政府鼓励体制机制上的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的背景下。它的建设周期和真正形成人气聚集,经济活动聚集的成熟的城市新区的过程,比一般的国家新区要更为漫长,需要更多的耐心。
3、自身条件薄弱:
- 交通问题:雄安新区这块土地并不在以往规划的国家级大型交通网络节点上,在铁路、高速路体系的调整,以及跟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之间交通联系的建立需另辟新径的,要有全新的选址、全新技术工程的建设。
-
- 防洪问题:解决水涝问题,需要建设大量的工程,才能够使这块土地变得更加安全。它涉及到白洋淀整体水系,这个水系和海河水系是连在一起的,因此,既要想办法解决局部的防洪问题,又要做好与海河水系的统一协调,这样才能够长期地解决白洋淀补水不足、水质恶化、在洪涝下易发灾害等问题。这些也是需要时间的。
-
- 区划问题:河北省的行政区划是全国所有的行政区划里面以乡为单位,以县为单位是最小的,他是一个密密麻麻的芝麻烧饼。要在这里边想腾出一块儿相对比较完整的土地,来建一个新城,它存在的巨大的拆迁安置。涉及到少则十几万,多则三十几万人的再安置问题,这种安置除了为新城提供相对比较完整充足的土地资源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保障和提升白洋淀整体的生态水平。这个地域居民点的小散乱以及跟它伴生的,低端的这种工业化的小散乱是相互伴生的。
未来两年应先于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建设做这三件事
第一是交通网络的重组和重建,尤其是一些大型交通枢纽性场站的建设。
第二是环境治理,要花比较大的力气做水质治理,做白洋淀整体生态功能的恢复。
第三是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要做到市场导引型的疏解,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计划,这样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新的技术设想、技术标准会在新城当中得到探索和实施
雄安未来值不值得期待,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尤其是对各位以建筑工程为主的企业来讲,这里边有很多新的技术设想,技术标准会在新城当中得到探索和得到实施,大体上集中在几个方面:
第一,这个地区会实行中国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绿色建筑标准。可能雄安将来会创造中国绿色建设的四星五星。
第二,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雄安新区会首先形成一个国内目前水平最高,密度也是最高的信息网络。目前三大运营商,以及小米、Tencent、阿里等企业也都在这里相继开设了分支机构。
第三,能源建设。雄安将建成一个高强度的能源物联网社区。雄安新区将探索解决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上存在的适配网络问题,实现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有效协调。
第四,智慧体系建设。从个人基本的健康管理,到购物习惯,到方方面面,这套智慧体系可以使市场跟个人之间建立起一种精准的需求识别和精准化的有效供给之间的关系。
除了以上方面,雄安新区还将推行公交优先政策,探索解决大型城市大尺度的功能分区带来的问题,以及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建设模式。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变革
除此之外,应该关注雄安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变革。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要实现在绿色、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变革前提下的高质量发展。
雄安新区有别于其他的新区,每一次尝试都是全新的探索。在一些公共保障系统、大的区域性的交通系统的起步阶段,政府一定会承担其所应该承担的角色和支撑,与此同时,雄安新区也会走一条逐步开放市场的道路。引入更多的市场角色,通过他们之间的磨合,激发新的创新能力,产生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及政府权益、公民权益跟市场权益的平衡关系。在这些关键点上,雄安正在做工作,并且试图通过精简化的顶层设计,加上更多实践当中的滚动探索,来逐步寻找答案。
大家面对历史性工程,需要保持历史性耐心。在每一个建设过程当中,每一个小组团的发展过程当中,雄安都将不断地探索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维持经济效益跟长期的公共服务保障之间的平衡,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为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本文整理自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凤凰网)
- 上一篇:原创 | 如何读懂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8年版) 2018/8/17
- 下一篇:资讯 | 改革40年,经济先发区南海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