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大家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03.30-04.05)

来源:??????2020/4/9 19:48:52??????点击:

一、安徽省-安徽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划出“路线图”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印发2020年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要点,锁定完善生态补偿“新安江模式”、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进程等工作,划出“路线图”。

一、工作要点

? 完善生态补偿“新安江模式”

?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 加强项目临时用地复垦监管

? 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进程

? 压实在建生产矿山治理责任

? 深化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

? 协同相关部门开展专项工作等

二、具体要求

(一)完善生态补偿“新安江模式”

1、省自然资源厅明确,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聚焦P值稳定达标,加快实施“十大工程”,确保新安江生态补偿第三轮试点圆满收官;

3、相应措施:加快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途径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规划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探索开展资金、产业、人才等补偿方式;强化理论和科技支撑,启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战略研究,研究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评估与补偿体系,开展新安江流域地表水污染来源及其污染负荷、地理国情监测等课题研究。

(二)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1、安徽厅将制定实施意见,按要求选取和报送试点项目,加强服务引导,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实施,按计划推进;

2、在加强项目临时用地复垦监管上,压实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共同督促项目单位切实履行复垦义务,强化复垦整改工作调度和实行等。

(三)矿山、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备受关注

1、安徽厅明确,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进程,编制完成未来5年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规划;

2、完成长江沿线10公里范围内废弃矿山治理任务,完成历年来部、省财政补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清理验收;

3、编制引进社会化资本投入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建立项目库;

4、对年度开展的各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月调度、季分析、半年通报、年底考核;

5、启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信息监管平台建设,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上图入库、调度监管等。

6、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压实在建生产矿山治理责任,进一步修改完善生态修复管理办法,落实采矿企业年度治理计划和年度报告制度,加强对“边开采、边治理”工作的督导调度和基金监管。

(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

1、安徽厅将按照《安徽省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规划(2012-2020年)》中的年度任务,加强协调引导,进一步推进塌陷区村庄搬迁和治理修复任务的落实;

2、依据采煤塌陷区基本情况调查成果,引导皖北六市编制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规划,落实年度治理任务,开展分类整治;

3、研究制定采煤塌陷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引导意见,推进综合治理。


二、浙江省-安吉:从“采石经济”到“生态经济”的绿色之路

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文明村。15年来,余村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安吉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创新实施矿产资源“五联单”综合管控制度,全面开展涉矿行业专项整治提升,逐渐形成部门、企业、社会共建“绿水青山”的矿产资源工作格局。2009年起,安吉县逐步关停全县78家矿山企业,并稳步推进矿山复绿工作。截至2019年,全县仅剩7家矿山企业,并实现国家绿色矿山建设全覆盖。安吉县经济开发区鞍山村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项目还成为了2019年全省首个成功挂牌交易的矿地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了资源开发、矿地利用、生态修复三者协调发展。


三、浙江省-衢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整出全域富美乡村

衢州市地处钱江源头,是浙江大花园的核心景区。一场以“空间重构、山河重整、乡村重生”为重要内容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正在衢州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一个个项目开工实施,一亩亩荒田再度开垦,一户户农房披上新颜......随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实施,衢州市的百姓有新村、有新房,更有新风,望得见山、看得到水,更记得住乡愁。

已实施项目观赏:

1、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刘坂片区项目

2、衢州市衢江区浮石街道元桥村项目

3、龙游县花海板块詹家片区项目

4、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等4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马金溪河道下淤段

5、开化县池淮镇项目


四、湖北省-大垸农场的逆境突围:聚焦湖北首例社会资本投资的土地整治项目

近日,湖北省首例社会资本投资的土地整治项目按下了春耕生产启动键。该项目的实施,破解了监利县国营人民大垸农场的转型掣肘,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农场多方共赢,为各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要素,弥补土地整治项目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大垸农场土地整治项目由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企业投资(以下简称“联投企业”)6000万元,涵盖中洲、杨洲两个分场2万亩土地。项目按照每亩3000元的标准进行整治,2019年4月底动工,目前已经完成初验,等待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下达正式批文。

农场转型改制,企业获取指标。联投企业认为,大垸农场有优质的耕地后备资源,投资农场土地整治项目,对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进行回购,既支撑了农场发展,又解决了自身指标不足的问题,一举多赢。湖北省农垦局表明,企业先期投入耕地复垦资金,用于耕地开垦,新增补充耕地指标按每亩9万元转让给企业使用。

资金管理透明化,工程质量标准化。先期的6000万元作为项目预付款打到双方的共管账户中,首先预付10%的工程款,完成工程量的50%就支付30%的工程款。只要工程保质保量,开垦出合格的耕地,能够达到验收标准,资金就不是问题。为了防范施工中的廉政风险,联投企业还聘请了九洲工程造价审计事务所对工程量完成情况进行审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农场生产获改善,职工收益有提升。通过企业合作,项目取得了以下几点目标:一是资源配置改善,生产生活优化: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合理配置灌溉沟渠、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带,改良了土壤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二是集约化、机械化水平提高:通过对小型田块的合并整理,提高了农田集约化与机械化作业水平,耕地机械耕种率和农业种植规模化水平分别达到了90%、80%以上,为推广实施农业机械化和标准化打下基础;三是资源利用充分,生态良性循环: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可持续利用,以前的荒坑、荒塘和高低不平的地段,经过整理形成一整套结构合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四是引起农企,高产高效: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项目区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示范基地,可为当地农业生产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资源转化,实惠落地。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整治局总工吴鹏表示项目至少取得了两个成效:一是把沉睡的资源变成资产。项目实施后,保守估计会新增2700亩耕地,按照每亩9万元计算,大垸农场将获得2.4亿元资金,除去6000万工程费,还有1.8亿元可用于农场的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极大促进国有农场改革和转型。二是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整治后的土地旱涝保收,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新增的耕地重新发包,农场职工又会获得一笔收入。

“从全省来看,如何更好地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最大效率地配置自然资源要素,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弥补土地整治项目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短板,加快推进全省早日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大垸农场项目的意义所在。”吴鹏说。


五、外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抓好大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对照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彻底进行整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

为维护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一些地方在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四川西充县过江楼村—建管网 污水处理不再难

该村改建了原本已普及到各家各户的沼气池,与厕所联通;厨余垃圾、粪污通过厕所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供能;其他生活污水倒入另一管道,流入村里的污水站。支管网改造后,产生的沼液沼渣都是高效有机肥,既减少买肥料的开支,又提高农产品品质,还比化肥环保。通过完善支管网,人口聚居区域污水收集率能达90%以上,目前的治理难点是人口居住较分散的偏远乡村。

山东曲阜市北元疃村—清粪污 分类回收不乱排

畜禽养殖村——北元疃村,村东郊集中着村里的养殖大户,散养变集中养殖,场区规划科学合理,粪便处理及时得当。每天下午,养殖产生的粪便由收购粪污的封闭式运输车统一收购,运往临沂、泰安等地的肥料加工厂。此外,养殖户每日喷洒生物除臭剂,夏季进行灭蝇处理。最终,村里的畜禽废弃物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海南陵水县黎盆村—环保厕 设计智能污染少

垃圾分类、公厕智能化:采用新技术,结合新要求,投入智能机器,实现垃圾快捷、准确分类投放;智能环保公厕,结合了物联网、传感器、绿色光能等技术,旨在解决异味控制、系统联动、节水节能等问题。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