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空间规划(11.23-11.29)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五个部分,主要就基本原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批后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规定。
二、陕西省汉中市局多措并举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
为贯彻落实中省部署,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节约集约利用,陕西省汉中市自然资源局积极采取措施,深入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专项行动。
一、摸清土地底数
对于全市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一方面依托“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进行数据自查;另一方面依托批地、供地矢量数据库及遥感影像进行位置上图,做到图数统一,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明确处置措施
对政府投资的城市公共道路、绿地广场等基础设施,直接核发“划拨决定书”;对征而未供的土地,责令县区限期依法供地;对单独选址项目,在完善相关手续后,督促办理供地手续;对闲置土地,及时开展土地供应后的开、竣工巡查,收集相关印证资料上传监测监管系统,予以销号。
三、实施核销管理
以“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为标准,建立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动态监管台账,处置一宗、核销一宗。同时完善县区土地利用动态巡查机制,全面落实供后监管工作。
四、严格责任落实
市政府明确各县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是专项行动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负总责;各部门要强化“一盘棋”意识,密切配合,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目前,汉中市已消化完成2009~2017年批而未供土地11408.72亩,完成省厅下达处置任务的122.67%;处置闲置土地3887.32亩,完成省厅下达处置任务的128.25%。
三、中山: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
导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人表示,新征程任重道远,新使命催人奋进,要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推进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示范省建设为主抓手、主平台,系统谋划一批创造型、引领型、集成型改革,确保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好落实,在更高起点上续写广东自然资源新篇章。
为此,广东省自然资源宣教中心特别策划推出【局长访谈】系列,聚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期间“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自然资源部门的主责主业和使命担当,突出全面建设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示范省,全面报道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大大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今天,让大家来看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伟强的访谈。
近日,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伟强接受宣教中心专访时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为大家在新时代做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习大大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提振干劲。
中山市自然资源系统将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大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自然资源部门新职责新使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省委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作出贡献。
Q:“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一再强调“新发展理念”,彰显了其重要性。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将重点做好哪些工作,推动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地落实?
答: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上求实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大家要将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
围绕创新发展,大家要加大土地供应改革力度,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强化新型产业用地供给,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工业用地降成本提效益,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岐江公园(武治 摄)
围绕协调发展,大家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抓好村庄规划优化提升试点工作,加快形成“多规合一”的实用型村庄规划成果,为全面开展村庄规划优化提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借鉴。
围绕绿色发展,大家要高品质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擦亮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三块“金字招牌”,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立从源头保护、开发利用到末端治理修复的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绿色中山
围绕开放发展,大家要系统谋划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东承西接、南北贯通”的交通格局,全面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山建设成为大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围绕共享发展,大家要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全面推进业务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调查和确权登记工作,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Q: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各地区都在积极谋划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具有优越的区位和人文资源优势,作为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如何助力中山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谋突破,具体来说:
·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大家要抓好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契机,坚持高位谋划城市发展,深入推进“环湾布局、向东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对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高起点规划布局产业、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依托岐江新城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中心城区首位度。强化珠中江协同发展,规划建设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打造湾区西部重要产业发展平台和新增长极。
▲中山东升
·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大平台
重大平台是中山参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中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大家将谋划布局“2+1+4”重大产业平台发展格局,统筹优化配置空间规模、布局和开发时序,推进土地连片整备利用,项目连片布局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重大产业平台集中,增强产业平台的承载力、带动力和竞争力,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板,为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和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规划建设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中山新地标-中山纪念图书馆(武治 摄)
·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为提升“湾区枢纽、精品中山”的美誉度影响力,大家将加强城市重点区域和重点岸线的规划设计,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结合重大平台规划建设,着力抓好重点站场、建筑、标志性景观的设计,体现城市学问,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以“工改工”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低效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以中心城区和岐江新城为重点,稳步推动旧村庄旧城镇连片改造;用好“绣花功夫”,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历史学问名城保护。
Q:习大大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当前,“双区驱动”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深中通道建设加速推进,中山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如何立足职能定位,助力中山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崛起?
答: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显担当,具体来说:
· 强化资源要素供给
大家要向增量要质量,向存量要空间,推动土地资源精准供给、高效利用,为中山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崛起提供坚实资源保障。统筹用好新增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平台、重要民生项目用地需求。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推动实施“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出让”“带产业项目出让”等创新型土地供应方式,稳步推进“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政策实施。建立建设用地“批、供、用、管”全周期管理机制,实现全流程、全链条闭环管理,强化资源配置效率。
▲中山美景
· 加快盘活存量用地
持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集中清理盘活历史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力争到2022年底统筹处置闲置土地不少于2万亩、批而未供用地1.8万亩,用“消存量,保增量”的方式争取用地指标,为优质项目夯实用地保障。大力推动实施“镇村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工程,拟定千亩工业园区改造试点工作方案,力争2021年内启动不少于一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低效工业园区改造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进全市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工作。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大家将深入推进用地规划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改革,推行“土地资源和技术控制指标清单制度”和“豁免制”,实施新供应工业和仓储用地预审批制度,将审查、审批内容前置,缩减项目前期准备时间,推动建设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推动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工作,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具有共性的事项开展区域评估,评估结果在审批部门间共享,提高审批效率,节约投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 上一篇:活动 | “健康体魄,活力无限”——评估部2020年趣味运动 2020/12/10
- 下一篇:行业动态 |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11.23-11. 20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