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大家
行业动态

每周动态 | 自然资源(2019.3.6-2019.3.13)

来源:3833com金沙官网??????2019/3/20 15:39:26??????点击:

一、政策动态

自然资源部发布26张不动产登记流程优化图

3月9日,自然资源部官方网站发布26项不动产登记类型流程优化图,引导各地通过优化流程,提高登记效率,压缩登记时间,着力解决不动产登记办理环节多、流程不清晰、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切实便民利企。

据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负责人先容,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要求,自然资源部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重点针对流程相对复杂、业务办理量大的26种不动产登记类型,通过优化流程,提高登记效率,压缩登记时间,制作了26张流程优化图,引导各地通过信息、流程或人员集成的方式,优化从开始办理到领取证书的全流程。

 据了解,这26项不动产登记涉及个人办理的包括

 从开发商处购买商品房、自行成交二手房、通过中介机构买卖二手房、保障性住房上市交易等;

 涉及企业的包括:以招标、拍卖、挂牌、划拨等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在建建筑物和国有土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等;

 涉及机关单位的包括: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建造办公用房、单位名称变化办理登记等。

二、地方实践

(一)宁夏: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的实践探索

       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是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和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一项主要任务。宁夏是国家确定的12个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省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全省域水流和河湖岸线划界确权试点省区。

      本次划界确权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将全区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统一纳入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范畴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统一登记,通过划定河湖岸线管理保护界线,查清全区河湖岸线水生态空间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和用途等资源使用状况。

       明确任务要求

划界确权范围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干(支干)渠道、排水沟道、水库及重要的淤地坝等。

坚持以不动产统一登记技术标准为基础,将全区河流、湖泊、沟渠及水利工程等生态空间纳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范畴,划定河湖岸线管理保护范围,全面查清重点水利工程资源权属状况。

       明确调查内容

 一是自然资源调查;

 二是所有权界线调查;

 三是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四是不动产权利调查;

 五是权属争议调查。

      统一调查确权标准程序

 一是确定河湖水域划界确权单元,制作工作底图;

 二是调查自然资源自然要素状况;

 三是调查自然资源所有权状况;

 四是调查核实已登记的不动产权利状况;

 五是外业调查划界;

 六是制作划界确权成果图件;

 七是统一确权登记;

 八是登记信息的管理和应用。

       探索调查确权关键思路

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既要满足河长制管理工作需要,又要满足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需求。

 一是划定三线。划定河湖岸线边界、划定管理范围边界、划定保护范围边界;

 二是确定三权。明晰自然资源所有权、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及国有土地使用权,理清三条边界内各类权属纠纷;

 三是完成三图一库两登记。制作输出河湖岸线划界确权调查底图、划界确权成果图及河湖岸线专题图;建立与河长制平台互通共享的河湖岸线划界确权数据库;对资源所有权归属明晰的自然资源,在登记簿上予以记载,对权属清晰的水利工程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面临的问题

 一是划界确权标准不统一问题;

 二是自然资源登记代码编制、确权主体、登记内容要素、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等问题国家层面也还在研究完善中,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标准体系;

 三是河湖管理范围、保护范围与已确定的林、草、耕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权属边界有冲突,与各部门资源确权成果衔接难度大。

      思考与构想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确权的原则;

二是坚持成果共享部门衔接的原则;

三是坚持权责清晰的原则;

四是坚持依法调查登记的原则。


(二)浙江探索“生态利用山坡地”

      浙江省人地矛盾突出,近年来在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引导下,探索生态利用山坡地,走出了一条“保耕地、护生态、促发展”的新路为我国破解土地利用瓶颈,构建未来新型土地利用模式提供新视角。

      房在林中,园在山中”

 “裸心谷”野奢型酒店,如今成为杭州、上海城市精英人群向往的度假地。

 这个地处湖州市德清县的农旅融合项,其中的30栋树顶钢架客房和40栋夯土小屋,没有占用一寸耕地,只是顺应山形地貌利用了28亩林间空地。

 “裸心谷”酒店只是浙江154个获批“用地上山”试点项目中的一个。

 从2015年起,浙江在总结国家开展的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房在林中,园在山中”的山水林田房为一体的生态型农旅融合项目和绿色产业园区,分布在全省38个县(市、区)。项目总投资961亿,建设用地亩均投资可达到900多万元。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生态坡地村镇建设工作负责人鲁建平先容,浙江把山林自然生态环境不破坏作为高压线,把保护农民利益增强获得感作为行动指南,探索建立了“点状布局、垂直开发”的生态型山坡地开发利用制度,为打通“两山”通道、发展乡村经济提供了用地政策支撑。

       浙江探索的三大创新点

一是在规划建设用地的空间和布局上,实行“多规合一”即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林地规划、低丘缓坡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衔接合一,确保试点项目按照“依山而建、依势而就”的建设用地要求顺利落地。

 二是在项目落地后的建设上,按照“房在林中,园在山中”的要求,建设用地须选择山林空地,并按建筑落地面积进行等量开发,“用多少、征多少”。

 项目区内未纳入建设用地的一律按原生态保护和原用途进行管理。严禁大开大挖行为,确保不改变原有地形地貌、不破坏生态环境。

 三是在农民利益保障上,由于项目建设单位需要大面积征租山坡林地,浙江在制度设计上要求遵循“村民自治、农民自愿”原则,以市场化机制协商征租山坡林地。不搞强迫征租来有效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

 浙江在山坡地上做文章,试点摸索不损害山林生态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山坡地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提升了耕地保护水平、增强了用地保障能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三)惠阳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创建省绿色矿山

 2018年11月中旬,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2018年度广东省绿色矿山名单,华茂石场名列其中,成为惠州市5家入选采石场之一,也是惠阳区首家获评“绿色矿山”的企业。

 按照惠阳区的计划,该区矿产行业全面开启创建“安全环保、规范开采、综合管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安全绿色矿山,力争到2020年底,全区绿色矿山创建率达100%。

 惠阳建设绿色矿山举措

  一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采取“从上而下”台阶式规范化的采剥方式,采用先进高端的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对开采中产生的废土及时进行采空区回填复绿,减少因不规范堆土引发的水土流失和地灾隐患,同时对开采后的山坡进行复绿。

  二是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清洁环保的设施设备,破碎生产线乃至整个破碎生产区实行全封闭,并安装湿式除尘喷淋设施,在密封的环境里完成破碎、冲洗、筛分及装运等整套生产工序,装料区确保平斗装载和加盖帆布挡板,防止石料洒落。矿石运输道路进行硬底化改造和道路保洁洒水清洁,并在检查出口处建设洗车槽,矿区运输车辆驶离矿区时采取湿式保洁防尘措施,整个生产过程中粉尘排放和噪声污染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