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大家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08.29-09.04)

来源:??????2022/9/9 16:51:07??????点击:
政策导向

一、自然资源部《涉密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自然资源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强涉密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自然资源部对现行《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国测法字﹝2006﹞13号)进行了修订,起草形成了《涉密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公告发布后20日。有关意见建议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反馈:

阅读原文


二、一图读懂《自然资源部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要求,结合国务院专项督查反馈的意见建议,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守住法律底线和资源安全红线的前提下,8月2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明确26条阶段性政策措施,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保障,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具体政策措施已明确实行期限的,从其规定。

阅读原文


三、最新!项目用地政策有这些重大变化!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要求,8月2日和8月3日,自然资源部出台两个重要文件:一是会同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用地审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130号),二是《自然资源部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129号)。两份通知中的部分政策措施属于以前政策的延续或重申,部分政策措施和以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阅读原文


学术研讨

一、【行业观察】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美丽中国生态根基

来源:南方日报,转自:自然资源社圈

编辑:屈家树,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

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大家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习大大生态文明思想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引导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用更广的宏观角度、更长的时间跨度、更综合的系统维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阅读原文


二、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岁了!

9月1日,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施行整整一年。

公开信息显示,自去年《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率先出台并实施以来,已有辽宁、天津、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广东、河北、新疆等省(市、区)相继出台地方性配套法规。没有出台配套法规的省份也将其纳入立法计划,正在调研起草或征求意见。有的称为“管理条例”,有的称为“实施办法”,尽管名称有差异,章节、条款有所不同,但立法精神一致、立法目标一致。

阅读原文


三、关于占补平衡,不可不知道的点

编辑:张蕾娜,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郧文聚,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一直以来,中央及各级政府都坚持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其中耕地占补平衡就是一条硬措施。目前,基于我国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尚无有效、替代手段,这项制度有必要长期坚持和巩固,更需要正视问题、守正创新。

阅读原文


四、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有什么关系?如何划分与管理永久基本农田?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在耕地保护事业上,以永久基本农田为根本,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那么,什么是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与耕地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国家为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相关法律法规?接下来,将一一为您解答与先容。

阅读原文


五、用地审批前期工作最新优化攻略

来源:i自然全媒体

近日,自然资源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用地审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通知》,从加强用地空间布局统筹、联合开展选址选线、严格落实节约集约、改进优化用地审批、协同推进项目建设等方面强化用地要素保障,做实做细做优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前期工作,提升用地审批质量和效率。

阅读原文


地方实践

一、为土地管理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请看他们的做法

编辑:孙相林、魏旭、刘细红、申延同、张云根、贾莉

9月1日迎来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实施一周年。公开信息显示,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实施以来,在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已有浙江、辽宁、天津、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广东、河北、新疆等省(区、市)人大相继审议通过地方性配套法规。这些地方性立法,在完成新《土地管理法》和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授权的立法事项、细化相关规定和填补立法空白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配套法规的立法功能,为新时期全面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切实发挥法治对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保障。

阅读原文


? 来源:自然资源科技信息、自然资源部、i自然全媒体、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自然资源法律论坛、生态修复网、南方日报、自然资源社圈、土地观察、自然资源课堂、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