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大家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01.10-01.16)

来源:??????2022/1/25 11:15:46??????点击:
政策导向

一、权威解读|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

日前,自然资源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国土空间规划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阅读原文


二、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乡村。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共同富裕目标的纳入,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延伸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

?阅读原文


三、“以用定治”修复废弃矿山

图文来源:安徽日报(主办单位: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废弃矿山是指采矿权已经灭失、现状为废弃、今后不再进行采矿活动且明确由政府承担生态修复责任的矿山。废弃矿山修复功在青山绿水,事关民生福祉。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印发《安徽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规范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管理,按照“整合资源、以用定治”原则,科学有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效益。

?阅读原文


学术研讨

一、LDD|高潜水位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图文来源:生态环境科学

东部高潜水位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面临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双重压力,使复垦土壤达到当地正常农田土壤质量水平,对保护耕地数量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微生物群落是土壤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复垦后土壤恢复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复垦土壤成土作用和土壤质量。加强复垦土壤微生物研究,有助于改进矿区复垦技术、提高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质量。近期,土壤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在线发表了中国矿业大学马静副研究员关于高潜水位矿区土地复垦方向的研究进展。

?阅读原文


二、"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的土地资源管理创新"——聚焦黄河流域土地资源管理创新重点问题

由中国土地学会主办,河南省土地学会、河南省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引智基地、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中心(国土空间规划与管控研究)承办,2021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河南分会场于12月29日在郑州开幕。本次分会场以“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的土地资源管理创新”为主题,围绕着习大大同志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系列讲话为蓝图,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对相关工作的要求,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学术成果,为河南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城乡融合发展等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撑。

?阅读原文


三、一场献策乡村振兴的头脑风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如何谋篇布局关乎当下与未来。近日,在中国土地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各抒己见,为助力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阅读原文


案例分析

一、阳光工程 | 广州:强化规划引领、提升治理能力,以阳光规划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图文来源:厅机关党委

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开展“阳光审批”“阳光执法”“阳光资金”三大“阳光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具体行动,也是厅党组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

自2019年三大“阳光工程”开展以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积极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各地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围绕“阳光工程”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以“清单+制度+科技”手段,采取多种措施、出台多项举措纵深推进三大“阳光工程”,促进形成透明、高效、清廉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广州、深圳、珠海、韶关、惠州、江门等六个市局分别在阳光规划、阳光资金、阳光用海、阳光用矿、阳光用地、阳光执法等六个方面探索出了很好的经验做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阅读原文

? 来源:i自然全媒体、中国土地、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网、中国土地学会订阅号、广东自然资源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