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02.07-02.13)
一、全文公布 |《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3月1日起施行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百家号
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记者获悉,《条例》从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城乡融合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一、空间管控视角下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解析与思考——基于北京、河北、山东三地编制导则的分析
文章来源:规划建设前沿
基于官方发布的北京、河北、山东三地的《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导则》,将空间管控分为总纲和分项两个层面,分别对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进行解析。总纲层面包括结构管控和分区管控,分项层面包括名录管控、指标管控、边界管控、用途管控和规则管控。最后从关注空间管控的战略内容、重视空间创意的重要意义以及提高指标确定的科学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机制的构建思路分析
为解决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历史欠账多、任务量大面广等难题,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2019年,自然资源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建立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撑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撑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提出构建“谁修复、谁收益”的生态保护修复市场机制。因此,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的内涵,加快构建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机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问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对区域空间的全域规划、整体设计和综合治理,是解决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利用低效化和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的重要途径。与传统土地整治相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践行“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空间规划的引领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全要素的整体设计,更具前瞻性、统筹性、全局性,注重从规划到项目实施的有序传导、充分衔接、严格落实。
四、调查思考:略谈耕保现状下土地督察工作的改进
耕地资源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也是承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更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和根本所在。认清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基本国情和新变化,非常必要。
五、“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这三线你真的懂吗?
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三线”不仅仅是表现在规划空间上的三条引导线,更重要的是形成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和实施政策,强调各项政策在空间上的综合性和协同性,这是对管理提出的更加精细化和高效的新要求。这三条控制线,旨在处理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的空间格局关系,着眼于推动经济和环境可持续与均衡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最根本的制度保障。三条控制线要划得实、守得住,有权威、落实好,有待于更多创新探索。
一、王永生 杨世琦 | 耕地保护转型背景下东北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的农作技术创新与实践
坡耕地是我国广大丘陵山区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用地,也是农户生计的重要来源。耕地保护转型背景下,创新土地工程技术、农业耕作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等,实现坡耕地从“重用轻养”向“用养结合”转变,提高坡耕地土壤肥力与质量,提升生产与生态功能。坡耕地的治理与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耕地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为农户提供可持续生计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鲜”头条 | 聚焦浙江省杭州市全域山体生态修复攻坚战
2019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卫星影像监测中发现了一些与美丽城市形象不协调的景象。“大家通过卫星影像监测,对‘三江两岸’4公里范围内疑似山体生态损毁地块展开调查,发现了百余处山体绿化损毁现象。”杭州局地矿处处长潘峥说。第19届亚运会召开在即,杭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将其列入“迎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展开了一场修复青山的行动。“这一次,杭州决心修复市域山体生态,这是前所未有的力度,也是杭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再出发’。”杭州局局长陈祥荣说。
? 来源:生态修复网、大河财立方百家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建设前沿、中国土地、自然资源法律论坛、中国土地科学、i自然全媒体
- 上一篇:喜讯 | 乔迁开业?梦启新程,云浮、东莞、佛山分企业喜迁新址 2022/2/18
- 下一篇:活动 | 中地欢喜闹元宵,精彩超“虎”你想象! 20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