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大家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01.03-01.09)

来源:??????2022/1/25 9:59:36??????点击:
政策导向

一、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出台

文章来源:陕西自然资源

2021年12月30日,经省政府同意,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阅读原文


二、关于上海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规划资源管理的实施意见

文章来源:上海规划资源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超大城市,在率先推进乡村振兴方面责无旁贷,对于全国大都市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尤具标杆意义。上海乡村的未来发展,必须有比肩西方发达国家的定位。这也是大家特别关注上海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研究上海、推广上海的基础上,将上海的经验凝炼成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常识,是大家推动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发展的重要使命。

为此,大家开设上海乡村规划建设专栏,并邀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栾峰教授担任专栏主持人,与大家共同探讨相关研究。

?阅读原文


学术研讨

一、“双碳”目标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共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创新发展

2021年12月25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正式拉开帷幕,年会的主题是“推进土地制度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分会场之ー,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分会场学术交流会于12月28日上午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分会场聚焦“双碳”目标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这一主题,邀请学界和业界8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国土空间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系统服务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了一场高层次的头脑风暴,集中呈现了以国土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双碳”为关键词的前沿学术观点,在全国学术界和业界引起广泛共鸣、引发强烈反响。

?阅读原文


二、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看耕地保护

文章来源:i自然全媒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从农业产出增长、经济效益提高与农业生产潜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有机统一的实践案例(如吉林省四平市的“梨树模式”)来看,继续稳定全国粮食产量,夯实应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良种良法育良田的同时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不仅需要广大农业科技工编辑奋力提升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也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领航把舵,带领农民走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

?阅读原文


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后半程”中的“三线”划定问题   

当前,已有15个省份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案进行了社会公示,其余省份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也将陆续发布,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进入“后半程”。这是一个关键“节点”和分水岭。首先,它意味着相关规划技术实现了从争辩到融合。经过多年的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技术探讨与融合,“多规合一”的技术探索已完成了历史使命,规划编制的技术障碍已基本破除,不再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核心难点与问题。其次,它意味着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初见雏形。当前,各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已基本定型,编制成果均进入准审批环节。高层级规划的综合性与战略性向低层级规划的目标性与实效性的逐级传递基本明确。再次,它意味着“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正在转入关键的构建期。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是我国未来资源、环境管理的重要遵循和依据,是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后半程”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大功能空间科学布局与优化方案基本稳定,构建一套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理念为中心,统一的、体系化的法律制度已势在必行。

?阅读原文


案例分析

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丨海南省儋州市莲花山矿山生态修复

近年来,各地探索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为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探索,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的通知》(第三批),明确了生态产品的分类、价值实现路径、价值实现模式和后续工作重点,并向各地推荐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阅读原文


二、国土空间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庆实践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过程中,重庆着眼于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分类推进乡村规划编制,统筹城乡设施一体布局,为乡村振兴做好支撑和保障,努力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的目标。

对于农业、旅游、生态三类发展,重庆市坚持以区县为统筹管理范围,以区县中心城区为中心,以特色镇为纽带,立足资源禀赋特色及产业发展基础,构建农业型、旅游型、生态型三类城乡融合单元。

?阅读原文


三、惠州重点海湾整治项目提速,考洲洋海域种植红树林将达上万亩 

为有效保护和修复红树林,守护海洋生态,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东县委、县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修复。近年来,多方筹措资金推动红树林种植工作。位于稔平半岛的考洲洋作为惠州面积最大的湿地,作为稔平半岛之“心”、“城市之肾”,更是成为全市种植红树林,开展海岸带整治修复的重点区域。

?阅读原文

? 来源:生态修复网、陕西自然资源、乡村规划与建设、中国土地学会订阅号、土地观察、i自然全媒体、中国土地、自然资源部、广东自然资源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